全部評論: 0條
訪談設計師:王梓暢
這次我們采訪到來自深圳融一鳳巢設計的設計總監,在今年獲得紅點和IF雙料工業設計大獎的王梓暢,探討關于與工業設計相關的教育和行業現狀。
王梓暢,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從事工業設計6年時間,從手機行業到醫療器械做到現在的智能硬件,涉略過各個細分領域的工業設計。
從小就受家庭藝術氛圍影響的王梓暢,小學初中時就學了一段時間的繪畫,雖然高中時選擇了理科,但在大學選專業時還是從理工科切入到了工業設計,機緣巧合再次轉到了自己喜歡的藝術行業。
0glass Danny 2018紅點獎 工業級虛擬現實設備
Oglass Danny是應用在工業領域的操作設備。目的配合工業4.0,推動工業產業化轉型。
工作中,佩戴者視野的操控指令與現場工作環境疊加,提高工人的效率和準確性。并且專家可以遠程與現場人員互動,標準化和科學化作業,幫助技術人員快速解決問題。
分體可折疊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可替換個性化配件,佩戴更舒適。特點運算快,續航久,功耗低,重量輕,僅65克。
“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
學路漫漫,古人有云:“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2010年,王梓暢獲得了一個去臺灣樹德科技大學交流學習的機會。當時,臺灣在產品設計方面領先國內,許多獲得國際設計大獎的設計師大都出自臺灣科技大學,而臺灣樹德科技大學在當時也是名列前茅。眾所周知,臺灣與大陸的教育體制各不相同,對王梓暢來說,在學習期間,獨特的學習氛圍令他有諸多感觸。
與國內相比,比較不同的一點在于師資方面。在臺灣,大學老師大都是教育行業內比較有經驗的人,而學校選擇老師的一個比較普遍的方式就是以社招的方式進行挑選,這就要求應聘的老師在有知名度的同時也需要有一定的教育能力,此外,學校也有邀請行業內經常對外做講座的大師來做導師,他們擅長引導學生的設計思維,在設計方面也能比較全面地照顧到一個在讀生。在國內,學校的資深教師大都是老教授,他們對專業機械類很專業很厲害,但工業設計是一門綜合類學科,所以他們在傳授時并沒有一個專門的框架來告訴你做工業設計的具體方法,王梓暢提到說到大三時他才慢慢理解工業設計該怎么做。除了師資,另一方面就是學習氛圍,臺灣鼓勵每個小地區結合當地的不同特色去做文創類的設計,每個地方都有很重的設計氛圍,并會帶動整個設計產業的發展。經過了大約半年時間工業設計的學習與交流,王梓暢增長了自己的專業學識,也提升了自身的設計能力。
Mooyee M2 2017iF獎 便攜低頻電療儀
摩也放松器是一款基于微電流脈沖原理的微型按摩器,針對辦公人群長久坐在電腦面前,頸椎、背部酸痛的人群。可以方便的隨時拿出來按摩,不管是辦公室內,坐電車的時候,休息的時候。便攜,用手機就可以隨時和產品連接,并控制產品的按摩幅度和模式。
產品通過整體體驗式創新重新定義了產品:
1、不需要通過按鍵來啟動產品,通過斷開主副機的磁鐵吸附,斷開電路來啟動產品;
2、按摩貼扣合方式的改良,傳統按摩貼是通過扣子的方式來連接,難取下和安裝,新設計得按摩貼通過磁鐵吸附于機器上,取下產品時可以先取下產品再撕下貼片;
3、無線的設計,傳統的按摩器都需要線的連接,在收納和使用時會影響使用體驗。
“視野決定高度”
也許每個剛畢業的大學生都一樣,初出茅廬的他們總渴望能有一份自己喜歡又滿意的工作,但現實往往是滿意的工作找不到,找到的工作不滿意,于是就自然而然地頻繁跳槽,而這往往會令新的應聘公司對他們留下不好的印象。那時剛畢業的王梓暢,從手機公司到設計公司再到洛可可,從業前三年的他也陷入了頻繁跳槽的處境,對于設計行業來說,我們或許會說這對他的設計思維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王梓暢對此卻有不一樣的看法。
“視野決定高度”,王梓暢認為,每一家公司對于設計的理解與項目操作的方式是不一樣的,一直在同一家公司受的熏陶也都會以每家公司的特色為主,而頻繁的跳槽能讓他看到很多在項目和設計上的不足,開拓更多的視野。
比如有的公司在項目操作上為什么會失敗?一個原因是等項目推進到一半后,也許是經驗不夠,設計師做出來的設計可能無法配合到后續的產品生產或硬件配合,在推向市場的過程中遇到了阻礙,導致產品沒辦法推向市場,于是對方老板可能會不想再繼續推進,這個項目也就此終結。此外,很多剛從業的設計師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一個項目設計好后到了客戶那邊,等到上市后才發現產品跟自己原來的設計圖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是因為很多設計沒有涉及到后續量產等問題,雖然一開始設計的可能很好,但等到真正要量產時就會遇到很多在你的經驗范圍內沒辦法涉獵到的問題,這時負責生產的工程師就會自己去改動,于是最終出來的效果跟你的預想已經天差地別了。
頻繁的跳槽讓王梓暢看到有些設計公司做的設計沒辦法很好地去符合客戶的需求,并讓他在這么多失敗中去反思問題的原因。他說:“洛可可雖然也是國內規模比較大的公司,但也會經常遇到類似的問題。從不同項目的操作方式,不同公司推進項目的結果或公司本身的弊端,驗證了自己對工業設計包括設計過程中的一些看法,這是我在前面幾年頻繁的工作跳動中比較常思考的問題。”
Mini艾灸器 2017紅星獎
艾灸,作為國人喜愛的傳統療法之一,器具外形笨拙且使用流程繁瑣。為此,設計師從能夠便攜使用,操作簡單的需求出發,將中國文化底蘊與產品外形相結合。同時簡化了操作流程,底部采用便于固定的可替換貼片設計。設計出了一款操作簡單,與皮膚直接接觸于穴位,易清洗且小巧的艾灸器。
設計是思維演化的過程
對于工業設計,王梓暢有獨到的見解。他指出,工業設計應該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每個產品不單單只是做外觀設計或是傳遞一個情感感受,這只是最基礎的部分,重要的是要傾向于去解決產品本身的問題。
做設計時,應該習慣把客戶需求再往上一層推進,做一個需求的上層回溯,從客戶產生設計需求的原因與動機去反推,比如客戶是要針對某個市場空缺或是符合某種場景,設計師就會從這個空缺里或返回到這個場景中去尋找新的解決方案,而不一定只關注產品本身的外觀,他把這一過程理解為需求分析回溯。
王梓暢有做過一段時間的創客客戶,這需要他根據不同領域去做新穎的東西,去匹配新的人群和需求,期間他也接觸到市面上完全沒有聽過的一些產品,他說,這個過程就會涉及到我們所謂的產品定義,如何去定義一個產品,他更多的是跟客戶去討論一個怎樣的產品才是符合它場景下的一個呈現以及這個產品該解決什么樣的問題,而不會去討論這個產品的外觀怎么設計。
在做設計的過程中,王梓暢傾向于頻繁的跟客戶有所交流,把每個階段對于產品的思考、產品的架構進行多次的深入溝通,探討怎么用不一樣的架構方式去突破創新,擺脫無止境的造型比拼,讓客戶可以在競品市場上擁有一個臺階的領先。在多次交流的過程中傳遞正確的認知和把思考的過程逐漸演化正是王梓暢所堅持的設計理念。
便攜式身份證副本
車載伴侶 2016金點獎
中國設計會越來越強
身處設計行業,自然會關注國內外的各種設計大獎,獲獎對于一個設計師來說不僅是對自身設計能力的肯定,更是一種榮耀。然而近日,中國現代工業設計的奠基人柳冠中教授卻稱紅點獎部分獎項沒有含金量,已經演變成了商業炒作。王梓暢表示,中國設計師的水平正跟國際逐漸接軌,但是層次上面卻呈現兩極分化,世面上好的工業設計師相對較少。能夠獲得獎項是對一個設計師的認可,但每年入圍的獎項數量卻逐漸增多,對于評判優秀作品的標準也有點模糊不定。比如某些紅點或iF的得獎作品,我們會覺得一個很普通的東西為什么會得獎,這是大多數人的困惑,有一個好處是這些獎項在慢慢培養一批中國設計師的自信,但設計作品在大量品鑒后可能會拉低整體對于設計的一個標準。
盡管如此,有了這些獎項的傳達,大眾對于工業設計的認知正在逐步打開。傳統的制造也工廠開始重視設計,并且幫助其達到產業升級。有些中國企業還是需要通過產品的獎項來宣傳,而中國制造與中國設計在國際上也正慢慢取得認可。雖然在獎項的評定中有些產品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卻沒能得獎,我們可以質疑,但不應該抨擊。王梓暢認為這些國際獎項的存在對行內的設計師來說是好的事情,而國內各地也也都在慢慢培養本地的權威獎項。設計改變了國有平臺,認知在改變,設計的力量也在變強,國人設計的很多產品其實是更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與認知,但很多人對外國產品或品牌還是有一個盲目的推崇,因此中國消費者還需要對國產品牌有一個漸漸認可的過程。相信未來幾年國產品牌會慢慢樹立自己在國際上的標準,也會在國際上受到更好的認識。
本文為藝家人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店鋪:鑫鑫創意3D打印工作室售價:888
店鋪:聲波穿梭成迷茫售價:15.00
店鋪:購任性售價: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