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臺北科技大學的這位小女生吳筠綺,年僅24歲就獲得3項紅點獎的殊榮。其中包括在2013 年紅點獎中的最佳獎,成為臺灣有史以來獲得該獎項的最年輕得主。納金網此次邀請到吳筠綺為我們講述她小小的身軀為我們帶來了哪些感動。
納金網設計師——吳筠綺
納金網:
筠綺你好,感謝接受納金網設計師專訪欄目的邀請。首先我們來談談U-pants 尿袋庫,作為獲獎最多的一個作品,曾獲得德國紅點獎、美國IDEA和臺北設計獎的肯定,是排尿不便患者的福音,當初是怎么引起這個課題的?
吳筠綺:
當初系上與宜蘭榮總有產學合作的機會,開啟了我們與醫療的接觸之路。一開始從病患對于尿袋暴露在外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發展,并針對尿袋使用上的不便進行設計改良,最終我們團隊(吳筠綺、楊博荏、潘冠豪、張君怡、蘇綠禾)以病患活動的便利性、尿袋的隱藏性兩個問題著手設計,思考如何以機能褲的方式收納尿袋,讓患者也能看起來像一般人一樣、活動自如且外觀看不出來有使用尿袋。
很感謝這個產學合作的機會讓我們可以訪問護士,除了為我們更正從網路上獲取的二手資料,也是進一步了解第一線人員所面臨的問題,對我們來說是難得可貴的經驗,也從中學習了不少,除了自我要求前期資料的充分淮備及其淮確性,還有不斷的設計修正與親手縫製褲子的過程,都讓我們讓U-pants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納金網:
它在設計方面有哪些特點?目前有與醫院進行合作嗎?
吳筠綺:
U-pants的主要設計特色為將尿袋完全隱藏于褲子內袋,改變以往尿袋外露以及行動上的不便,在排尿方面也著手設計,讓病患掀開褲子外側的小口袋、不需將尿袋取出就能排尿,除此之外,側邊拉鍊的設計不僅方便病患穿脫褲子,也考量護理人員幫病患更換尿袋的狀況,增加其便利性。目前我們與宜蘭榮總合作,為尿袋患者修正合適他們的尺寸進行試穿與觀察,和患者與護理人員討論修正方向,期待未來會有好的結果,為更多尿袋患者帶來便利。
U-pants
納金網:
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投產,為了實現量化需要對產品進行不斷改良,那么溝通過程中在技術方面還有哪些需要改進?
吳筠綺:
雖然目前沒有作品進行量產,但U-pants是比較成熟的作品,在尿袋隱藏褲進行打版與製樣時,需要花時間不斷地與師傅溝通,在他們的專業與我們的設計需求之間取得平衡,「說別人聽得懂的語言」是我們仍在學習的,因為每個領域都有各自的專業,若說過多的專業術語難以得到共識。此外,除了圓融又不失和氣的溝通技巧,傾聽才能獲得尊重,對方也會很樂意繼續討論與溝通的,換個角度想,我們也會希望別人如此對待。
E-Sleeping
納金網:
此前與納金網合作過的設計師葉家渝也是紅點獲獎作品E-Sleeping的團隊伙伴,你們在對E-Sleeping進行探討研究過程中,都遇到過哪些困難,后來又是如何解決的?
吳筠綺:
起初在定義使用者這塊討論了許久,思考哪一種族群最有迫切需求、且能在設計的幫助之下解決問題,進而創造更大的價值是我們癥結最久的部分,因此我們和同學與教授討論,幫助我們突破盲點,順利進行到設計的下一階段。而在技術方面,雖然找到可應用的技術,但對于其應用范圍及運作的邏輯是沒有概念的,很幸運在相關領域朋友的討論與協助之下確認其可行性,讓設計更完整!
vive
納金網:
能否簡要跟我們談談Unbent、vive的設計理念。
吳筠綺:
Unbent升降菜籃車的產出是我和組員林季弘發現高齡族至菜市場買菜時,總是攜帶著菜籃車,但老年人必須不斷地彎腰才能將東西放進較低的平臺裡。因此改善舊有菜籃車的使用性,加入升降的機構原理,不須再彎腰屈就菜籃車的高度,只要輕鬆地利用腳踩,就能讓置放平臺隨物品高度升降、解決高齡者彎腰的不適與傷害,讓購物更加便利。
「vive 再生」是個居家廚馀堆肥桶的設計,將堆肥所需的菌絲粉、廚馀生成的液態肥以及固態肥做一個收集與分類,透過流程的簡化以及最大化其應用價值,讓它走入居家生活,并提供使用者一個更乾淨且便利的堆肥體驗。
Unbent
納金網:
你希望自己能在設計上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狀態?對自己是如何定位的?
吳筠綺:
設計可以是為了解決問題或是提供更好的使用機制、流程、體驗等等,不論最終目的為何,核心價值還是圍繞在「人」身上,這不僅僅是在設計領域,其它領域亦是如此。期許自己未來不論在哪一個行業,都能不忘初衷,將使用者擺在第一位,為他們創造更好的生活品質。
本文來自藝家人原創,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及回鏈 微信:narkii2011 QQ:2044584297